【必看】2017新能源汽車政策大盤點
2017新能源汽車政策大盤點
小沈陽曾經說過
人這一生可短暫了
有時候跟睡覺是一樣一樣的
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哈嗷~
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哈嗷~
時間過得真快
距離2017年結束還有5天?。?!
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干勁十足與磕磕絆絆中慢慢走過,有成就也有焦慮,有熱點也有難點。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變化紛繁的一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有哪些政策支持和改變呢?
1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
12月30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財政部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所采用的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根據新規,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同時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建立懲罰機制,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進行處罰,新規從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
“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
12月30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財政部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所采用的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根據新規,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同時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建立懲罰機制,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進行處罰,新規從1月1日起正式實施。
3
加快單位內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月13日,國家能源局、國資委、國管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單位內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公共機構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要規劃建設配置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0%;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在京公共機構比例不低于30%;在京中央企業比例力爭不低于30%。
4
新能源汽車準入新規發布
1月16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正式發布。從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并提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制度、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平臺等,目的在于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新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5
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3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發展方向為2018年前保障高品質動力電池供應;大力推進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2020年實現大規模應用;著力加強新體系動力電池基礎研究,2025年實現技術變革和開發測試。
6
四部委發布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
清算工作通知
12月30日,財政部官網發布了《財政部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所采用的動力電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根據新規,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同時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建立懲罰機制,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進行處罰,新規從1月1日起正式實施。
7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
4月5日,商務部發布《汽車銷售管理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國家鼓勵發展共享性、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
8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4月25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關于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發布,里面指出,到2020年,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車降到5.0升/百公里、節能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新能源汽車能耗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汽車可回收利用率達到95%;到2025年,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車降到4.0升/百公里、商用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能源汽車能耗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汽車實際回收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9
我國首個電動汽車測評規程
EV-TEST正式發布
5月16日,“EV-TEST管理規則”新聞發布會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電動汽車測評規程EV-TEST。EV-TEST針對消費者的關注焦點,從“續航、電耗、充電、安全、動力”五個方面,對電動汽車進行“標準嚴格、試驗規范、獨立公正”的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以直觀量化的星級和單項性能評分的形式給出。
10
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
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6月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文件中指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對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按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政策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
11
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
6月4日,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規范新能源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條件。結合產業發展水平,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技術要求和生產準入規范條件,鼓勵企業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能力和技術水平。
12
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要求更嚴
6月12日,發改委聯合工信部發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意見指出,優化傳統燃油汽車產能布局,將規范新能源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條件,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包括現有商用車企業生產純電動乘用車)投資項目,應符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要求。申請純電動商用車企業(包括現有乘用車企業生產純電動商用車)投資項目也應滿足相應的條件。
13
合資設電動車企不受兩家限制
6月29日,發改委與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規定,從7月28日起,同一家外商在國內建立純電動汽車生產合資企業將不受2家的限制。另外,目錄依然規定了整車和專用車制造企業“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按照此前主管部委領導的非公開講話,整車合資股比放開還要8年左右時間。
14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安全
防護指南
7月5日,中電聯標準化管理中心組織有關單位編制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安全防護指南》,里面指出,在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架構設計中采用網絡分段和隔離技術,對不同網段進行邊界控制,對進行充電基礎設施內部控制網絡的數據和文件進行安全控制和安全監測。
15
《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
出臺
7月14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其中涉及新能源領域的新材料有4項,包括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負極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材料。
16
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
的指導意見
8月4日,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分時租賃。并按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關政策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
17
促進道路貨運行業
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劃
9月19日,交通運輸部等十四個部門印發《促進道路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城市配送車輛管理技術,對于符合標準的新能源配送車給予通行便利。鼓勵各地創新政策措施,推廣標準化,廂式化,輕量化的清潔能源貨運車輛。
18
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
的指導意見
9月22日,五部門《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積極開展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業務,探索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通訊基站電池等分散電池資源的能源互聯網管控和儲能化應用。完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監管,開展對淘汰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利用研究。
19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9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公開對《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意見征集稿,針對車聯網產業“十三五”發展需要,加快共性基礎標準制定,加緊研制自動安全及輔助駕駛相關標準,車載電子產品關鍵技術標準等,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
20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
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
9月27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將從2018年4月1日正式實行,并自2019年度起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21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等
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10月10日,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等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文件中指出要明確項目組織申報要求和評審流程,組織申報的推薦單位,申請資格要求和具體申報方式。
22
汽車貸款管理辦法(修訂版)
10月16日,央行修訂《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80%;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7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70%。
23
關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
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11月3日,工信部下發《關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指出,2016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的企業可使用2017年度自身產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可結轉至后續年度使用。
24
企業監測平臺應與國家新能源汽監管
平臺平穩對接
11月16日,中機中心發布的“關于落實企業監測平臺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平穩對接的通知”指出,根據相關規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平臺,對已銷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并與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對接。
25
截至目前,共有15家企業獲新建純電動
乘用車生產資質
分別為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15家車企。
26
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已發布11批
1月23日,第1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39戶企業的18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35戶企業12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2戶企業60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1戶企業1個型號。
3月1日,第2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40戶企業的201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40戶企業157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8戶企業44個型號。
4月1日,第3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87戶企業的634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5戶企業505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21戶企業128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1戶企業1個型號。
5月2日,第4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96戶企業的453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93戶企業407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7戶企業44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2戶企業2個型號。
6月2日,第5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92戶企業的309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3戶企業26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24家企業42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3家企業3個型號。
7月6日,第6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58戶企業的201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51戶166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1戶企業28個型號,混合動力產品共3戶企業7個型號。
7月31日,第7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88戶企業的282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3戶企業249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4戶企業33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0戶企業0個型號。
9月1日,第8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95戶企業的273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92戶企業249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0戶企業21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2戶企業3個型號。
9月30日,第9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95戶企業的251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91戶企業235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1戶企業13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3戶企業3個型號。
11月1日,第10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85戶企業的159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戶企業155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3戶企業3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1戶企業1個型號。
12月4日,第11批推薦目錄發布,共包括79戶企業的16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77戶企業152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7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6個型號。
2017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累計發布11批推薦車型目錄,共包括217戶企業的3113個車型。
內容轉載自:汽車輕量化非金屬材料產業聯盟
汽車輕量化新材料 汽車合金材料 精益工程 新能源汽車資質 新能源電動汽車設計 上海汽車設計公司 汽車輕量化設計 輕量化汽車解決方案 整車輕量化設計